close
病人,自己的,不良,心理,病程

提問: 我這是得了厭食癥了嗎? 問題補充: 我的癥狀有一到兩個月的時間了,每天不吃飯根本就不覺得餓,原來喜歡吃的東西現在也沒能什么胃口了,有時候勉強吃一些東西胃口就不舒服,甚至還能吐出來,我的精神狀態差到了極點,覺得生活對我來說就沒有任何意義,過一天算一天,得過且過。體重也極具下降,我身高165,原來的體重保持在96-98斤,現有只有84斤,一星期能瘦4斤,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? 医师解答: 神經性厭食癥的治療是個十分復雜和較為困難的問題。治療大致分下面三方面進行。這三方面的治療往往是同時進行或交叉進行,即綜合治療。   (1)改善低體重造成的營養不良   嚴重的營養不良可造成對病人生命的威脅,據西方國家報道,神經性厭食病人在嚴重營養不良狀態,死亡率可達10%。因而必須給予緊急處理。在體重指數低于14時應采用住院治療。但此時絕大多數病人是拒絕住院的,應采用勸說及強迫方式,以挽救病人的生命。   這時的治療為糾正水電解質的平衡,常采用口服、靜點并用的方式補充血鉀、鈉、氯,并進行監測。水腫的病人常常存在血漿蛋白低下,有條件者可靜脈補充水解蛋白、鮮血漿等。貧血是需要注意的問題,往往在病人入院時血色素并不低,但這可能是病人脫水、血液濃縮后的假像,應補充鐵,服葉酸,補足維生素等。   但長期不進食的病人,胃腸功能減弱,重新進食應從軟食、少量多餐開始逐漸增加,切忌急于求成。一次進食量過大,會造成病人胃脹、腹痛。病人的體重增加1—1.5kg/周為宜。   在促進病人進食恢復期間,可合并助消化藥:胃酶合劑,多酶片,乳酶生等,或針炙治療,也可用小量胰島素促進食欲及消化功能恢復。   (2)心理治療   包括疏導病人的心理壓力,對環境、對自己有客觀認識,找到適應社會的角度及處理和應付各種生活事件的能力。另外,對健康體魄的概念,標準體重的意義,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客觀的估價。了解食物、營養學方面的知識。對于家庭關系緊張的患者,必要時可請家人做家庭心理治療。   行為矯正是心理治療的另一類型,主要是促進病人體重恢復,可采用限制病人的活動范圍及活動量,隨著體重的增加,逐步獎勵性地給予活動自由,這種方式一般要在醫院中當病人體重極低時采用。   (3)精神科藥物治療   臨床中使用較多的為抗抑郁藥。病因學中認為該病可能與抑郁癥有關,采用氯丙咪酸、阿密替林、多慮平等。安定類藥物也是常用來調整病人焦慮情緒的藥物。這兩類藥物對改善病人的抑郁焦點情緒有肯定的作用。最早用于治療厭食癥的藥物是冬眠靈(氯丙嗪)、奮乃靜等藥,使用小劑量,以治療病人極度怕胖、不能客觀評價自己的體形(體相障礙)等,在治療中也收到一定效果。神經性厭食癥的預后研究提示,在發病約5年后,70一75%的病人恢復;而病程長于5年者預后不佳;病程4—8年的病人死亡率達5—8%,這包括由于營養不良衰竭、感染造成死亡,也包括自殺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ookor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